幸运PK10

当前位置: 幸运PK10 > 聚焦中冶 > 专题活动 > 先进典型
三十四载奋斗路 及凌云处尚虚心——中冶集团优秀共产党员邹忠平先进事迹
来源:中冶赛迪集团 作者:中国中冶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05日 访问量:
+ . -

  2010年10月21日,邹忠平获得重庆市政府授予的重庆市第二届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荣誉称号,成为已评出的两届共18位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最年轻的一位。

  2017年1月9日,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由中冶赛迪集团牵头申报的“高效低耗特大型高炉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为近年来国内炼铁领域所获得的最高奖项。邹忠平作为技术团队主要成员,代表团队到现场领奖。

  在炼铁领域不懈奋斗34年,邹忠平迎来事业上的一座又一座高峰。

  34载的潜心实践中,邹忠平主持、组织和参加过六十余项工程设计工作,包括宝钢、本钢、太钢、鞍钢等国内多个重大高炉项目的设计建设,以及巴西、美国、韩国、印度、越南等多个国外钢铁项目的设计和咨询工作,出色地处理了很多本专业的各类复杂专业技术问题。

  邹忠平本人也获得多项荣誉:2004年被中国金属学会评为“中国冶金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 2005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7年被中国冶金建设协会评为高级技术专家、 2010年被评为“重庆市勘察设计大师”,2012年被评为重庆市劳模,2016年荣获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颁发的杰出工程师鼓励奖,2017年被评为中国钢铁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

  带 “三句话” 上路

  1984年,从东北工学院钢铁冶金专业毕业的邹忠平被分配到重庆钢铁设计研究总院炼铁室从事炼铁工艺设计工作。不久,邹忠平就投身到公司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战役”中的宝钢2号高炉和重钢100万吨铁系统这两项国家重点工程的设计工作中。对此,邹忠平倍觉庆幸,也感受到沉甸甸的压力。谈及这段成长历程,邹忠平不忘前辈给予的教诲。“老师教你的时候,要学会方法,要思考,不是盲目的照搬照抄。要学会在‘抬水吃’的过程中把担子接过来而不是推出去。”邹忠平谨记教诲,认真钻研,边干边学,“两大战役”的艰苦磨练,让初涉高炉设计的邹忠平迅速成长,逐渐成长为青年骨干。

  作为系统负责人承担宝钢3号高炉和作为专业负责人承担上钢一厂2500 m3高炉设计任务时,邹忠平在现场施工服务期间发现土建专业任嘉鼎老师总能顺利处理各种问题。“遇到问题时,要努力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而不能只是简单的推测。”任嘉鼎老师看似无意的一句话点醒了邹忠平。在随后的设计工作中,他反复尝试用学过的数学、材料学、流体力学等学科的知识计算、分析在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这也成了他攻克技术难关“百试不厌” 的制胜法宝。

  精湛技术赢尊重

  经历了“两大战役”的洗礼,以及宝钢3号高炉、上钢一厂两座高炉、重钢高炉工程等多个项目的实战磨砺,邹忠平全面掌握了高炉各系统的技术特点,迅速成长为公司独当一面的年轻的主任工程师、炼铁专业技术骨干。从2004年开始,邹忠平作为专业负责人参与了公司承担的所有海外炼铁项目,凭借艰苦卓绝的努力和精湛的技术实力在客户心中铭刻下大写的“CISDI”。

  2004年,公司在承担中国宝钢、巴西CVRD、欧洲Acelor联合投资建设的巴西BV钢厂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及相关基本设计项目时,参与项目的有来自德国等多个国家的多个资深高炉专家,当时不满40岁的邹忠平作为中国高炉专家参与其中。外国专家大都年过60,他们为自己在十多年前曾参与设计一座4000立方米级高炉庆幸并“引以为豪”,但在交流过程中,专家们逐渐发现,这位中国年轻同行对高炉的各个技术环节烂熟于心。更让专家震惊的是,邹忠平已连续参加了中国宝钢2、3、4号高炉设计、宝钢2号高炉快速大修,太钢3号高炉等五座4000立方米以上高炉的设计和技术服务。与邹忠平共事过的德国Ferrostaal国际咨询公司专家高度评价其精湛丰富的技术水平和严谨拼搏的工作作风,赞到:别人一生也许只能做一座4000立方米以上的高炉,可邹忠平却成功设计完成了5、6座,确实了不起。中国的炼铁专家得到了外国专家的尊重和信赖。

  GA2号高炉工程是中国工程公司在海外承担的首座高炉EP项目,参与项目的每个人都备感责任重大。邹忠平作为专业负责人,坚守现场7个多月,工作不分份内份外,解决了许多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在现场,无论高炉某一系统出现问题,大家首先就想到的是“Mr.邹”。热风炉烘炉期间突遇热风炉熄火,业主马上提出让邹忠平指导解决问题。在热风阀冷却水断水处理过程中,邹忠平仔细分析热风炉运行数据,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把排气阀打开放气,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当时热风阀的温度还在以1分钟1℃的速度攀升,情况相当紧急,若贸然开阀,谁都不敢想象会有什么后果。对此,邹忠平异常沉着冷静:“出了问题我负责”。操作人员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了排气阀,阀内的水缓慢流动,阀体温度逐渐下降,故障成功排除。邹忠平凭借丰富的技术经验和果敢的魄力赢得了业主的信任、认可和尊敬。

  行成于思

  邹忠平看待问题思维缜密,见解独到,在工作中注意各门类知识的融会贯通,注重把个人丰富的专业基础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和成果,邹忠平想的却是如何进一步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拓展,如何更有效地解决炼铁工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近几年的高炉普遍建设工期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高炉长寿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此,我们也在不断对已建高炉以及国内同级别高炉进行设计回访和数据采集分析,获取更多有效信息,为改进设计和提供科研方向做好积累,更好地提高高炉长寿技术水平。”邹忠平对此有着自己的思考,并付诸实践。

  近两年,他带领部门员工多次赴宝钢、鞍钢、达钢等工程现场,实地踏勘,听取业主的反馈意见并记录高炉生产数据,为进一步提升高炉技术水平做着点滴的努力。针对近年来国内高炉频繁出现的炉缸烧穿等事故,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计算分析、现场调查、测试研究的基础上,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提出了炉缸长寿关键在于建立有效传热体系和控制不定形材料的质量,并形成包括炉缸设计、炉缸耐材配置、施工要求、烘炉方法、维护操作等一系列的长寿整体解决方案,在业内引起良好的反响,为我国高炉长寿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业精于勤

  在领导和同事眼里,邹忠平是一个学风严谨、做事认真、技术精湛而又平易可亲的专家,受到大家的敬重和欢迎。“邹忠平的职业道德很高”。全国工程设计大师、也是邹忠平老师的项钟庸大师对爱徒称赞有嘉。

  邹忠平有一点最令众人钦佩的,就是他的勤奋,以及对工作全身心的痴迷投入。每个工作日,无论寒暑,无论第一天加班到多晚,邹忠平都是炼铁事业部最早来到办公室的人。“早点到办公室,可以留出一段时间整理下当天的日程安排。”他对每天的工作都有细致的计划。即使是出差期间,也是争分夺秒地开展工作。与他共事的同事都深深折服于他的敬业和对工作始终充满热情的劲头。

  邹忠平不但对待工作非常敬业,对身边的同事特别是年轻人,更是倾心传技。他常说“做设计要了解为什么,要在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对数据的分析,了解设计背后的原理”。“设计是一项综合型的工作,要做好设计,各专业的技术都要了解,才能避免设计缺陷。”他的严谨认真和以身作则带动着身边的同事和年轻人,在他的关怀下,一大批青年技术骨干很快地成长起来,并形成充满活力的青年群体。

  问他有没有觉得很难很累的时候,邹忠平微微一笑,“其实有时候就是一口气,再难过的坎,你要憋住一口气,一咬牙,就迈过去了”。言辞虽然朴素但却让人感到如此执着坚韧,正是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支撑着他在炼铁领域里孜孜不倦地攻坚克难、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邹忠平工作照


中冶微信号

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