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PK10

当前位置: 幸运PK10 > 聚焦中冶 > 专题活动 > 先进典型
非一个人的战斗——2015年贵州省优秀村第一书记周沛橙
来源:中国十九冶集团 作者:中国中冶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05日 访问量:
+ . -

  2月16日,重华村村委办公楼前,中冶集团职工董事林锦珍将五万元慰问金送到村支书手上。

  “去年才从镇里要了50盏路灯,我们自己找人安装上。”中组部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周沛澄指着崎岖山路上一个急转弯的太阳能路灯给林锦珍介绍。

  自周沛澄作为中组部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以来,重华村改变的不仅仅是村道上的几盏路灯……

  周沛澄,用自己的方式拉开扶贫攻坚的战斗

  2015年8月,中组部启动选派中直单位干部到贵州省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经过考察选拔,中国十九冶青年党员周沛橙作为中冶集团选派的村“第一书记”,带着组织的信任和沉甸甸的责任,跋山涉水来到这里,开展扶贫帮困工作。

  初来乍到的不适应,不仅仅是大城市与小山村的落差,还有村民的质疑和抵触。周沛澄为改变这种现状,用两个月的时间把全村16个村民组全部走访了一遍,绘制了重华村“民情地图”,自制了重华村“干部群众连心卡”。帮忙村民干农活、陪空巢老人聊天、辅导留守儿童写作业……周沛澄用自己的方式打消了村民的顾虑,成为重华村的“自家人”,亲切地喊她“小周书记”,大事小情都愿意找她帮忙,向她倾诉。周沛澄用自己的方式,拉开一场攻坚扶贫的战斗。

  重华村里很多孩子初中毕业后即失学,不得不外出从事重体力高污染工作,熟悉建筑企业生产方式的周沛橙积极决定帮他们改变,一方面积极做好家长们的思想工作,一方面把问题反馈给中国十九冶党委。中国十九冶党委将此项工作安排给中国十九冶攀枝花技师学院。经过反复做工作、反复沟通,村里6名初中毕业辍学的孩子送到出了世界冠军的攀枝花技师学院学习。随后,攀枝花技师学院还专门派教师来到重华村,亲自将孩子们接出大山,并为符合条件的学生减免了学费、书本费和路费。

  重华村地理偏僻,村里道路除一条主路外,几乎都为泥泞山路。村里的留守儿童每每遇上雨天,上学都得在泥泞的山路上艰难跋涉。为了解决孩子们上学难,周沛橙先后争取资金6万元,硬化了重华村小学的道路。学校只有4名乡村教师,周沛橙工作之余就是孩子们的“周老师”,她经常会抽时间到学校看望留守儿童,给他们上课,教他们儿歌,带他们游戏,组织他们看电影,给他们讲大山外的世界,教育他们要修身立德,认真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改变命运,学习更多的本领改造家乡。

  当城里人吃饭、上厕所都得微信、微博时,上班QQ、通信邮件、视频通话无处不在时,互联网这个神秘的东西却并没有覆盖到像重华村这样的贫困村落。周沛澄为了让村民和外面的世界接轨,几十次往返于镇里、县里,造访县扶贫办、县工贸局、电信公司,写请示、打报告,争取扶贫资金,帮助村民改善生活条件。在她的努力下,重华村开始实施宽带建设规划,山间开路、挖杆洞、架钢线、拉传输,铺设线缆近20公里,初步实现了乡亲们的宽带梦。她还用争取到的资金在村委办公室建立了留守之家,让留守老人和儿童与外出打工的亲人视频聊天,让外出人员安心创业、务工,让村民宣传重华村的发展变化,吸引外出人员回来建设家乡。

  为了发展符合重华村实际的相关产业,周沛橙积极为重华村争取到了村级集体经济项目50万元,带领村民实施了生猪养殖计划,计划养殖生猪500头;先后向县委组织部争取资金10万元,修通了2个村民组的产业路,让农户们告别了“肩挑背驼”的历史。如今,重华村已发展烤烟500亩、核桃797亩、花椒200亩。为拓宽销售渠道,周沛橙教会了村民上网,积极引导村民利用互联网销售生态农产品。

  面对层峦叠嶂的大山,恍惚间能看到一幅山水画卷。可是,这点浪漫主义背后的扶贫攻坚战,却进行得异常辛苦。当改变降临时,固守与改变的阵痛正慢慢明晰,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城市孩子,用自己的汗水见证了这场改变,赢得了鲜花,更赢得了乡亲们的爱戴。

  扶贫攻坚,远远不止她一个人在战斗

  从成都高楼里的现代化办公室,到重华村没水没电没网村委会办公室,周沛澄这位“第一书记”有点懵。

  她决定改变这里,经过与村委书记、村长商量,几番协调才征得村民的同意,将村委会门口的两块地征换过来,硬化后改造成一个院子,并在山崖边砌筑了围挡,找村里的人绘画了脱贫攻坚的宣传画、口号标语,还总结了村里历史刻画上墙。村委会办公室修整好,可没电没水没网络,村委会还是不具备办公的条件。虽然之前从镇上要来一批电线,可是村里没有电工,自己又没学过,只有向远在四川成都的父亲求助,父亲为此千里迢迢的来帮村委会布线。作为中国十九冶电气工程师,周沛澄的父亲还指导村民安装水电,帮助重华村桑树坪和李家寨两个村民组完成饮水工程,村民们终于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周沛澄在重华村的第一个冬天即将来临。可重华村物资匮乏,周沛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帮助乡亲们温暖过冬,周沛澄把这份着急反馈回公司。公司党委安排相关部门,动员广大员工迅速开展爱心衣物捐赠活动,倡议全体员工为重华村需要帮助的群众伸出援助之手,献一份爱心。从2015年12月28日开始,重华村村民陆续收到了中冶集团和中国十九冶员工捐助的衣物3000余件、善款2800元。

  2016年夏天,央视播报了一条暴雨袭击贵州的新闻。中国十九冶副总经理李潇随即拨通周沛澄的电话,提醒她大雨过后,要防范滑坡给村民带来的灾害。接到电话后,周沛澄便冒着雨一家一家的走访查看,并劝说两家存在隐患的村民搬离了。虽然,后来并没有造成滑坡,但是这种防范意识和关心,着实感动了乡亲们。

  中冶集团职工董事、机关党委书记林锦珍一行到贵州省调研脱贫攻坚工作,特意前往重华村调研扶贫攻坚工作,为该村送上5万元帮扶资金。五万元,并不算一笔重金,可是对于零财政收入的村委会而言,也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林锦珍还与镇、村工作人员亲切交谈,详细了解重华村的村情、产业发展、基层党建、脱贫攻坚做法和取得的成效等,帮他们分析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形势和存在的困难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探讨做好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的思路和对策。表示中冶集团将提供大力支持,为村里有意学习相关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搭建学习平台,确保外出务工人员人人有技术。

  扶贫攻坚,每一个中冶人都在关注关心着。绝不是周沛澄,或者其它挂职第一书记、副县长等中冶挂职干部一个人在战斗。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6亿中国人脱离贫困,城镇化空前发展,中国人的整体生活水平也大幅提升,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发展事业的巨大贡献。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长期历史任务。

  继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中共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两个一百年”目标就是军令状,是不可动摇的奋斗目标。

  2015年扶贫日举行的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

  十八大以来,中国五矿集团、中冶集团、中国十九冶集团几个层级的党委主动作为,积极投身扶贫攻坚战,先后从资金、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中冶集团先后选派多名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2014年,选派员工挂职贵州省黔东南州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长;2015年,选派员工挂职攀枝花市米易县副县长、贵州德江县铜仁市德江县重华村和攀枝花市盐边县温泉乡四呷左村第一书记;2017年,选派员工挂职贵州省德江县和沿河县副县长……

  扶贫攻坚,一场非赢不可的战役。而这场战役,并非中冶挂职贫困村的“第一书记”们在战斗,也非中冶挂职贫困县的干部们一个人在战斗,更不是山区里的某一个贫困家庭在战斗,在他们的背后是“先富起来”国人,是日益富强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七千万党员的政党在一起战斗,还有像中冶这样肩负社会责任的国家脊梁企业在集体行动。

  在中国,既是一场非赢不可的战斗,自不会一个人在战斗……

开院坝会议,讨论修路问题

周沛橙(右)看望留守儿童


中冶微信号

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