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PK10

改革开放时代的见证:从“参与者”到“推动者”——上海宝冶扎根本土 服务城市经济建设的峥嵘40年
来源:上海宝冶集团 作者:李娜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4日 访问量:
+ . -

  伴随着新中国崛起而不断发展壮大的上海宝冶进沪已经整整40年,作为全球顶级盛会专业服务商,用高质量、高效率为进博会的召开全面保驾护航。从进博会上海浦东机场专用机坪到进博会主场馆(国家会展中心),从进博会周边美丽街道建设到市容景观提升,充分发挥全生命周期工程服务商的优势,筑新时代“上海服务”。

  作为植根上海40年、具有60多年深厚历史底蕴的大型央企,这支“基建国家队”每一次的创新、转型和奋进,都与国家同脉、城市发展共频,宝冶人以“超越自我,敢为人先”的匠心,成为勇担新时代城市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宝冶人以新时代下的“上海服务”,探索和实践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的创新,为上海打响“四大品牌”作出积极贡献。

  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工程兵

  作为在沪最重要的中央企业之一,位列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前20位,常年位于上海市百强企业之列。上海宝冶亲历并见证了上海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并始终伴随着上海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宝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上海宝冶始建于1954年,是中国最早的一支钢铁工业建设力量。1978年乘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1.8万建设大军从武汉挥师南下,来到上海建设当时全国瞩目、开启中国钢铁现代化序幕的宝钢,同时深度参与了上海早期城市建设,并于1986年6月4日正式落户上海。宝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钢铁项目,是1949年以来钢铁工业乃至全国建设工程中投资最多、技术最新、难度最大的一个工程项目,举世瞩目。经过近13个年头的建设,到1991年6月,宝钢一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宝冶人不仅为国家献出了一个年产671万吨钢的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的冶炼、轧钢现代化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而且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管理技术、工艺技术、装备技术、生产技术,中国具备了大型钢铁联合项目的规划和自主集成能力,由技术引进走向自主集成。并带动了施工企业在管理、技术、装备等各方面的跨越式发展。建设宝钢40年,历史证明了宝冶人不辱中国钢铁振兴的使命;服务上海40年,历史注定了宝冶人将承担起特殊的使命。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上海市第一个污水治理泵站——彭越浦泵站,上海市第一条地铁车站——上海地铁1号线徐家汇路站、新闸路站,上海市用钢量最大的立交桥——上海中环线共和新路立交,上海最早的水泥厂——川沙水泥厂,中国第一张芯片制造基地——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以及浦东机场、虹桥枢纽、世博园区、迪士尼、吴淞邮轮码头等众多重点工程……在上海市的经济建设中创造了辉煌的成绩。近年来,由上海宝冶打造的“明星工程”,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城市面貌转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进入“十三五”,站上新时代改革创新的舞台,上海宝冶开辟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制定出“一流的最具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全生命周期工程服务商”发展战略。上海宝冶党委书记、董事长白小虎多次提到,进入宝冶“四五”高速发展期,上海宝冶在项目管理、绿色工地、智慧工地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通过和中冶东方的战略整合,更是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冶金工程全产业链贯通。宝冶围绕上海这个核心地区,“扎根宝山,立足上海,辐射全球”,努力扩大本地市场的规模和占有率。同时进一步发挥央企的集团化优势,积极参与上海市城市发展,为上海市“五个中心”建设和全球卓越城市建设不遗余力的作出贡献。

  卓越全球国际化都市建设的高新军

  创新,根植于上海宝冶的企业发展理念之中,与核心价值观交织融合,厚积薄发。“走在前面”“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是长久以来宝冶对自己的要求。今天的宝冶更加开放、包容与自信,拥抱变化,迎接挑战。在扎实做好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工程兵的同时,40年来,拥有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技术实力的上海宝冶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专业发展水平不断突破,这离不开对技术、人才的培育。“平台共建、研发共创、成果共享”,这样的新管理模式,推动“产学研用”高效融合,打造一流的科创体系。上海宝冶不断推进政企融合机制、理念和发展模式创新,实现全方位的战略对接和共赢发展,推动政企融合产业跨越式发展,为上海城市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实现“花开宝山,遍布上海”的喜人业绩,项目涉及房屋建筑、市政水利、机场场道、港口与航道工程等专业。先后承建了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后续工程客运楼和近百米高的海上指挥瞭望塔、浦东机场改造等重大工程;积极参与了罗店大型居住社区、祁连山路动迁安置房、南大北水利、顾村河道治理等重大民生建设,其中,亚洲第一的吴淞口国际邮轮母港更是上海的一张“世界级名片”。

  站在历史新征程的新起点上,在行业现代化发展大潮的引领下,上海宝冶将科技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优先位置,坚持走谋求攀登高端市场、高端科研项目、高端装备、高端人才的创新发展之路,加快推进传统技术品牌向高新技术品牌转化、冶金技术行业向民用建筑领域转型、国内优势市场向境外新兴市场拓展、传统营销方式向“互联网+”模式转变。宝冶人打造装配式绿色建筑产业链。以研发、设计、生产、施工、运维为一体的产业模式,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不断培育自身EPC总承包以及全产业链的建筑技术能力,成功获批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经过装配式建筑实践,形成PC建筑产品、钢结构产品以及工程模块三大产品体系。为建筑全生命周期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形成具有宝冶特色的装配式建筑总承包技术能力。一系列亮眼的数字化、工业化、绿色化建造技术,让上海宝冶以国内领先的全产业链核心竞争优势,在近5年实现了从施工总承包到工程总承包,再到工程服务商的华丽转身。2018年,上海宝冶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实现了企业发展征程上的一次跨越和飞跃。放眼未来,更需立足当下。上海宝冶以科技创新塑新引擎,跋涉前行,接续奋斗,力争采用城市综合建造、投资建设运维一站式服务、“互联网+建筑”等模式,在新兴产业和市场结出一串串丰硕的硕果,留下一道道闪光的足迹。

  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者

  今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花落上海,体现了上海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全国,打造全球卓越城市的信心、决心和能力。新时代、新征程、新追求,上海宝冶将以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综合实力,继续在市政建设、装配式建筑等领域发挥技术和品牌优势,为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打响上海质造、服务的品牌。

  为进博会提供三大“金牌服务”,擦亮中国名片。闪耀世界的进博会主场馆(国家会展中心),属国家级及上海市重点工程,同时也是上海市围绕经济产业转型的一大力作。这座代表中国对外开放与包容精神的地标建筑,外形极具美感,形同一株“四叶草”,可谓匠心之作。而在这株“四叶草”中,有一片“叶子”就来自上海宝冶。2013年,上海宝冶参建了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北块)项目D1展厅钢结构工程。国家会展中心建设是以 “一流场馆,一流配套、一流建设”为目标,汇全球的视野、展中国的精神并充分体现科学性、实用性和标志性的场馆建设理念兴建的特大型战略性项目。宝冶人匠心出品,赢得赞誉,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浦东机场成为此次进博会重要的交通枢纽。上海市为此次进博会专门新建了浦东国际机场港湾机坪,它也成为进博会专用机坪之一。宝冶人以高质量、高效率,用工匠精神保证了专用机坪按期投入使用。2018年,上海市为推动进口博览会服务与城市精细化管理联动,推进了市容景观提升和美丽街道。市政府以国家会展中心为核心区域、以虹桥区域为重点区域,全面推进场馆改建、周边道路等配套保障工程。上海宝冶全面护航,彰显中国之美,主动投身到进博会的各项综合整治与市容市貌提升建设中,积极完善进博会的各项保障措施。以“最快速度,最优品质”,提前十五天完成了三大项目九条道路的建设,实现了为进博会全面护航。从“路上”到“墙上”,从“四叶草”本体到周边,宝冶人超越自我,敢为人先,步步深耕,处处细作,用责任和奉献助力这座城市形象和气质升级变化。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再一次让中国以华美、绚烂的姿态登上了国际舞台,而在赢得世界赞誉,大放异彩的同时,上海宝冶也向世界展现了全生命周期工程服务商质造的新时代“上海服务”。


中冶微信号

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