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PK10

不平凡的五年造就不平凡的中冶
——读《中国力量》有感
来源:中国五冶集团 作者:刘方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0日 访问量:
+ . -

  2018年是中冶集团冶金建设事业诞生70周年,我有幸拜读了李锦与李宁两位学者的著作:《中国力量——中冶集团深化改革重铸国家冶金建设实力之路》,这是我国第一本全景式记录中央企业在过去“极不平凡是五年”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纪实报告。

  我清晰地看到了新中国冶金建设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走过的艰难曲折道路,也看到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潮流中,一路走来,勇敢地闯过各种艰难险阻的悲壮。自汉阳炼铁厂建厂伊始,至新中国建国恢复鞍钢建设,到“大三线”攀钢基地建设、改革开放起始时宝钢基地建设、“中国模式”湛江钢铁基地建设,直至近五年来在“一带一路”走向全世界、屹立于世界钢铁强国之列,中国钢铁事业走过的每一个铿锵步履,都是那般惊心动魄。

  书中详细记录了中冶集团70年光辉历史,40年改革的波澜壮阔,五年来的极不平凡、从重铸国家实力到国家力量的巨大转变。这是一本记录中央企业在过去“极不平凡的五年”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纪实报告。其以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转换动能、扭亏转赢、在全球钢铁建设竞争过程中展示中国力量的经历,读后感慨颇深,倍受鼓舞,顿觉眼前豁然开朗,脚下突然升腾起了无穷的动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读过此书,给我感触最深的应该就是“马万水精神”与那句“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

  对于中央集团而言,“马万水精神”是六十余年来屹立不倒的一面精神旗帜。即使在企业发展深陷泥潭、人心不稳之时,它仍然深深潜隐在中冶人的血液中,等待被时间重新唤醒与激活。从1948年为中国社会主义冶金建设事业而诞生的中冶,金融危机后在超高速发展的同时亦饱受挫折,2012年进入历史上亏损最严重的时期。

  2012年9月5日,被称为中冶集团“遵义会议”的“9.5”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一天,中冶集团暨中国中冶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刚刚履职中冶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法定代表人两个月的国文清发表了长达一万五千余字的讲话。正是这次会议,提出了中冶集团“回归主业”目标与“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口号,正式拉开了中冶改革脱困、奋力自救的华丽大幕。中冶人紧跟全国企业改革发展历史进程,认真研究冶金建设行业发展规律,高扬改革创新主旋律,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和先进经营理念再造企业,靠深化改革实现企业经济实力不断跃升,发展区域不断拓宽,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社会贡献日益增长,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从2013年到2017年的这五年,中国中冶“聚焦中冶主业,建设美好中冶”、“到有鱼的地方撒网,到有草的地方放羊”、“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长期坚持走高技术建设之路”等战略定位不断出台,“从亏损73.6亿元到盈利60.6亿元,从D级到A级,陵谷交替,旧貌换新颜”。中冶人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开始了破困局、大转折、寻突破、破茧蝶变、逐鹿海外,成为了中国名片,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是中冶集团痛定思痛、提振精神的五年;这五年是中冶集团大刀阔斧改革、昂首阔步的五年。中冶集团以五年持续瘦身健体、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的改革历程,鲜明无误地向世人宣示,国有企业是国家钢铁建设综合实力的象征,是中国走到世界舞台中央最有力的发言者,能够成为“党和国家最值得信赖的依靠力量”。中国中冶在救亡图存中走出面向世界一流企业的新路,也成为整个中国国企改革进程的生动缩影。

  中冶人用中冶精神书写了这一曲曲恢宏的乐章!他们就是现代的“马万水”,如同马万水一样缄默、一样燃烧、一样炽热、一样执着、一样可敬。一支勇于创新、敢打敢拼、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中冶实干团队,必将在集团公司领导特别是在国文清总舵手的科学研判、民主决策、新战略引领下,开启新时代新征程。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奋斗路上,信心满满,脚步铿锵、不负时代荣光,续写时代的新篇章!


中冶微信号

轻推